白沙“两山平台”存入绿树青山、取出金山银山,为绿色崛起注入新动能 盘活生态家底 拓宽转化路径
作者:孙秀英      来源:中国环境报      时间:2022-11-22 下载PDF

白沙“两山平台”存入绿树青山、取出金山银山,为绿色崛起注入新动能 盘活生态家底 拓宽转化路径


初冬时节,地处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的白沙黎族自治县,山野仍旧色彩斑斓,风景旧曾谙,如今改变却不断发生:县里的生态旅游、林下经济逐渐在“升温”,深山里的“山兰稻”“白沙绿茶”也走出大山、更多地飞往外面的世界……



如今白沙走上一条绿色转变之路——成立“两山平台”,通过盘活乡村生态资源,深挖生态家底从而孕育出好产品,再将好产品做成好产业,实现绿水青山“颜值”和金山银山“价值”的有效统一。



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,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。在白沙获评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一周年之际,记者实地探访白沙县青松乡山兰稻基地、打安镇兰花基地等颇具“两山”转化特色的地方,发现了另一种续写祖辈“靠山吃山”的新故事。

原来,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彼此相处“和谐”。

坚持保护优先,为发展固本强基

在白沙县域内,记者一行一路疾驰、一路被郁郁葱葱的密林环绕,群山青翠欲滴,空气清冽甘甜,碧水悠悠绵延,青山绿水的好风景不言而喻。

据了解,白沙位于海南中部偏西,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,也是海南的生态核心区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,是海南省极为重要的“生态绿心”,也是南渡江、珠碧江、石碌河三大河流的发源地,同时海南最大水库——松涛水库80%的集水面积位于白沙境内。

记者在白沙县生态环境局获悉,白沙县森林覆盖率达83.2%,全县57.9%的国土划为生态保护红线,近一半的国土划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。2021年10月,白沙黎族自治县再添国家级荣誉,被生态环境部授予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是海南首个县域“两山”基地。

“这也意味着,白沙县将承担着‘两山’成效转化试验田的重任”,白沙县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面对优良的生态家底和国家级金字招牌,白沙县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守好生态家底并为发展固本强基,以生态优先引领高质量发展,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铺平绿色之路,持续释放生态红利。

为此,白沙在全省率先启动生态搬迁,建立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置换的创新模式,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让路;积极融入国家、海南省生态补偿实践,参与省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,将生态补偿与精准扶贫、乡村振兴相结合,开展自然资源价值核算、商品林赎买等重点工作。

“生态补偿促进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全面转化,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,”白沙县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,2017—2020年全县获得生态转移支付金额逐年递增,2020年白沙获得生态转移支付超4.9亿元,位居海南省第一。

成立“两山平台”,唤醒闲置资源


白沙县地处莽莽大山和密林深处,宛如一块避世的“世外桃源”。曾经这里的好产品、好资源、好产业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。如今,如何将这里富集优良生态环境的产品积极推广并获得长远发展,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?

白沙的选择是成立“两山平台”,唤醒闲置资源。

白沙县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责任人介绍,为了盘活绿水青山,将生态资源向资产、资本的高水平转化,2022年4月,白沙正式启动“两山平台”试点工作,对全县范围内的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土地、农业等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及具有利用价值的文物、古民居、遗迹等文化资源及非物质文化等,进行摸底、调研、评估,进而整合提升、项目化包装,力求时机成熟推向市场。

“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生态资源收储清单和收储标准,共收集到白沙县11个乡镇包括自然资源、红色主题资源、非遗技艺传承、温泉、撂荒地、闲置民居在内的530余项资源”,白沙县乡村振兴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东庚说。

在青松乡规模230亩的有机山兰稻种植示范基地,可以看到四面环山、环境清幽的山谷深处,如今山兰稻葱郁拔穗、长势喜人。据介绍,作为“两山平台”打造的亮点招牌,正按照有机培育标准引导规范化种植,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,以绿色发展实践“两山”理念。

为引导有机山兰稻种植示范基地规模化、规范化管理,白沙整合收储青松乡牙扩、青松、打松、益条、拥处等5个村、350户农户共869.1亩零散土地,引进企业联动村民共同扩大“山兰稻”产业规模。这也意味着白沙“两山”转化新路径开始变现。

“这一改变,将为青松乡当地村民带来每年近54万元固定收入及更多就业务工机会。”郑东庚说。
青松山兰米.jpg
同样的情况也同时在打安镇合水村兰花种植基地发生。这里依托热带雨林300余种野生兰花资源库,打造热带雨林兰花基地。“通过‘两山平台’,将当地好生态孕育出的好产品进一步推广,进而做成好产业,促成生态产业化的实现。”郑东庚表示。

一座山、一片湖、一亩林、一方田,将碎片化的资源存进“两山平台”,就可以对其重新定价,实现存量资产、生态资源的价值再造,最终实现生态变现。这样的创新实践,正在唤醒白沙“沉睡”的生态资源,为当地经济发展赋能。

白沙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,自入选国家“两山”基地以来,白沙一直不断探索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转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,旨在将生态资源禀赋不断转化为领跑发展的优势,加快建设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全力推动白沙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
拓宽转化渠道,收获金山银山


随着筹建的“两山平台”第一批11个试点项目顺利落地,“存入绿水青山,取出金山银山”的美好愿景正在白沙一步步变成现实。

白沙顺势而为,不断以“两山平台”为媒介,力求为当地绿色崛起注入新动能:促成海南农商银行金融支持五里路茶园发展;民宿企业大乐之野在白沙县金波乡、南开乡筹划建设高端民宿集群项目也已形成合作意向。

此外,白沙县“两山平台”还牵线搭桥,积极筹划形成了热带高效农业开发项目、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等15个招商项目。
兰花.jpg
“‘两山平台’通过将零碎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、专业化整合、市场化运作,最终实现生态红利的持续释放。”白沙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,白沙县正深入实施“三区一地一园”发展战略,通过成立白沙乡村振兴发展有限责任公司,搭建并不断完善“两山”平台,探索建立GEP核算体系,推动水权、林权碳汇等交易破题。

“今年以来,白沙‘两山平台’资源收储、打造管理平台、吸引社会投资等工作全面铺开。”郑东庚介绍,“两山平台”在自然资源、村域资源、人文资源、人力资源、稀缺资源和其他资源(特色产业资源)等六大类、23种具体资源的收储工作进展顺利。

随着筹建中的“两山”平台的运转,下一步思路也日益清晰——将采用大数据、互联网、GIS等技术,通过全面摸底和优化整合白沙县自然生态资源,形成白沙县生态产品数据库,同时还将打造生态数字化智能核算平台、建设生态产品公用品牌与追溯平台,从而不断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生态附加价值,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。

白沙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全力推动保护与发展协调共赢,走出“两山”实践的白沙范例。同时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,开发更为多元、稳定的绿色致富新路径,让守着绿水青山的白沙群众收获更多“金山银山”。可以期待的是,在绿水青山间,白沙“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”的蓝图正在逐步呈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