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态搬迁 为动物腾出更宽广的“新天地”
“从原来的高峰村下山要经过一个桥,村里人都叫它‘水面桥’,因为桥建得很矮,一下雨就看不到桥面,只剩下一片水面了。”符昌怀的话,道出了很多年前在老高峰村生活的艰难。他说,后来几年,桥修了,修得很高,不会再被淹,然而进城的路依旧很远,便利的生活也依旧很远。
符昌怀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峰管理站的一名护林员,也是高峰村的村民。他的祖辈代代生活在位于鹦哥岭腹地的村子,资源匮乏、交通不便,赚钱难、看病难、上学难,样样都难,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世代村民,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。
这个多年的盼望,终于在符昌怀这一代得以成为现实。2020年底,生态移民搬迁让118户高峰村村民全部走出大山,住进了距离白沙县城约3公里远、由59栋二层小楼组成的新高峰村。符昌怀一家也从此开启了新生活。
俯瞰新高峰村。记者 李昊 摄
山里生活不易 村民盼望搬出深山
老高峰村距离白沙县城62公里,往返一趟县城至少也要三个小时。村民要么靠山吃山,要么远离家乡找出路。符昌怀一家也是这样,他说:“我小时候,为了改变生活条件,爷爷带着我们一家人搬到荣邦乡高峰村,最后还是因为各种原因,又回到了南开乡的老高峰村。”
回到山上,生活依旧不便。2019年前,符昌怀家住的是茅草房,山里雨多,他们必须在房顶进行加固和防水,不然就会出现“屋外大雨,屋内小雨”的囧况。就在2019年,他家的房被列为危房,政府出资进行了改造,一家人才住上了瓦房。
“交通不便,使得教育、医疗都成了村里的大难题。”符昌怀说,那时南开乡上学,每周都是自己挑着米,拿上几块钱的生活费,走一天的路过去。村里人都怕生病,因为可能一个小病来不及救治就会要了命。
等到符昌怀的孩子上学时,上山的水泥路已经修好,但往返白沙县城也要100多公里。不得已,他只能让孩子寄宿在县城的亲戚家,暑假、寒假才能回家。这样的寄宿一住就是8年,虽然也会在工作不忙时跑去县城看看孩子,但终究是聚少离多。
符昌怀。记者 李昊 摄
分了地有了产业 家门口就能打工赚到钱
这些不便都比不得生活在山上赚钱的不易。符昌怀说:“以前家里6口人,有水田种水稻,勉强够吃。其他就是靠割胶,因为交通不便,老板给的收购价都不高,一年挣不了多少钱。”
搬到新高峰村后,每名村民在新址附近可获得补偿10亩可开割的橡胶林,符昌怀一家分到了60亩橡胶林。他说:“原来卖胶片,要买模具、凝固剂,现在直接卖胶水,省了材料费,而且价格也比之前在山上高了不少,一年下来,收入自然就多了。”
不仅如此,搬出大山天地宽,新高峰村村民赚钱的方式比在山上多了。2020年,在白沙政府的支持下,新高峰村建设菌菇种植基地,得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技术支持,引进竹荪种植等特色产业,通过 “政府+企业+村集体经济+农户”的产业模式,带领百余户村民发展村集体产业。
符昌怀在辅导孩子学习。记者 李昊 摄
基地就在村子对面,忙的时候会叫村里妇女去摘蘑菇。符昌怀的爱人就是其中之一,她告诉记者:“采摘前,基地会有人给我们专门做培训,知道什么样的蘑菇可以采,什么样的要等几天再采。一天干8个小时,能赚100块钱,而且就在家门口,还不耽误照顾小孩。”
符昌怀的爱人在新高峰村建设菌菇种植基地里采摘蘑菇。记者 李昊 摄
据悉,新高峰村现已建成160亩大棚发展菌菇种植,今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,再种200亩。同时,新高峰村还并计划新建菌菇加工厂,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。
俯瞰新高峰村。记者 李昊 摄
人走了动物来了 山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
“我2008年就开始做护林员,今年已经是第14年了。”符昌怀说,护林员的工作说来也简单,就是每天至少要徒步在崎岖的山路上里巡逻10多公里,及时监测雨林里的动植物变化、消除安全隐患,发现和驱逐闯进雨林里的盗猎、盗采者。
早些年,巡护山林并不容易,经常能看到住在山里的村民砍伐树木,还猎杀林子里的动物,还有的用药毁林开荒。符昌怀说:“村里人那时没有护林的观念,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在破坏森林,所以护林员管起来特别难,有时管了这边,那边的森林又有情况,管理了那边,又有别的区域有情况。”
老高峰村住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区,在符昌怀看来,整村搬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破坏森林的行为,更好地保护生态。同时,搬迁后的老高峰村,除了部分建筑被保留下来用于开展热带雨林科研及研学活动外,其他房屋及附属物将被陆续拆除,为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腾出更宽广的生长“新天地”。
“高峰管理站还设在老高峰村,如今,我时常在站上看到小动物,有猕猴、山猪、野鸡……原来这些动物都是不敢靠近人的,现在人搬走了,它们就能自由自在地活动,也不怕人,感觉和人越来越亲近了。”眼见着世代生长的大山,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符昌怀骄傲感溢于言表:“生活好了,生态也更好,我们作为护林员更要脚踏实地做好工作,守护好生我养我的大山。”